夏至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
每年公歷6月21日或22日
視太陽運行至黃經(jīng)90度為夏至
此時太陽直射地面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
夏至,古時又稱“夏節(jié)”、“夏至節(jié)”。公元前七世紀,先人采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 夏至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jié)氣。每年的夏至從6月21日(或22日)開始,至7月7日(或8日)結束。
據(jù)《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毕闹林纱硕鴣怼?/p>
夏至這天雖然白晝最長,太陽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因為,接近地表的熱量,這時還在繼續(xù)積蓄,并沒有達到最多的時候。俗話說“熱在三伏”,2018年“三伏”從7月17日到8月26日,每伏10天,真正的暑熱天氣,大約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立秋前后,中國各地的氣溫均為最高,有些地區(qū)的最高氣溫可達40℃左右。
夏至以后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降雨范圍小,人們稱“夏雨隔田坎”。唐代詩人劉禹錫,曾巧妙地借喻這種天氣,寫出“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著名詩句。對流天氣帶來的強降水,不都像詩中描寫的那么美麗,常常帶來局地災害。
夏至期間中國大部分地區(qū)氣溫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長很快,生理和生態(tài)需水均較多。此時的降水對農業(yè)產量影響很大,有“夏至雨點值千金”之說。這時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降水一般可滿足作物生長的需求。
多數(shù)情況,“夏至”期間,正值長江中下游、江淮流域梅雨,頻頻出現(xiàn)暴雨天氣,容易形成洪澇災害,甚至對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威脅,應注意加強防汛工作。
夏至前后,淮河以南早稻抽穗揚花,田間水分管理上要足水抽穗,濕潤灌漿,干干濕濕,既滿足水稻結實對水分的需要,又能透氣養(yǎng)根,保證活熟到老,提高籽粒重。俗話說:"夏種不讓晌",夏播工作要抓緊掃尾,已播的要加強管理,力爭全苗。出苗后應及時間苗定苗,移栽補缺。
夏至時節(jié)各種農田雜草和莊稼一樣生長很快,不僅與作物爭水爭肥爭陽光,而且是多種病菌和害蟲的寄主,因此農諺說:"夏至不鋤根邊草,如同養(yǎng)下毒蛇咬。"抓緊中耕鋤地是夏至時節(jié)極重要的增產措施之一。棉花一般已經(jīng)現(xiàn)蕾,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兩旺,要注意及時整技打杈,中耕培土,雨水多的地區(qū)要做好田間清溝排水工作,防止?jié)碀n和暴風雨的危害。
版權說明
文案:135AI寫作(使用請?zhí)鎿Q)
字體:默認字體
版頭+版尾:本人繪制
帖紙(魚 荷花 荷葉):本人繪制
圖片:135攝影圖(ID:18139)
樣式:135編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