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用戶運營來說,需要分析用戶漏斗和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轉化,以及做出相對應的策略;對于金融產品用戶運營來說,其實難度還是很大的,人們對于金融類產品都具有一定的戒備心,畢竟跟金錢掛鉤,因此金融產品從拉新、注冊到投資整條用戶行為路徑的轉化注定是更艱難的。
在用戶運營工作中,核心用戶之間、核心用戶組織之間發(fā)生矛盾,這是一個經常會遇到的問題,處理起來也非常棘手,但卻不得不處理、坐視不理。
如何保持并且增加的活躍度提高轉化率呢?相信這也是產品運營大家關注的點;在開始前先科普一下~
接下來更高級的玩法是,獲客渠道需要被進一步細分。舉個例子,內容營銷可以被細分為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文章、信息圖、在線講座、電子書等等。SEO可以被細分為頭部流量、長尾流量等。
在對流失用戶進行運營的時候,需要找到流失用戶的真正述求,并針對這個述求將流失用戶召回。召回之后,通過運營,讓用戶認識到APP的核心價值,才能減少用戶的再次流失。
所謂營銷運營就像是利用一些套路來完成目標,營銷跟運營不僅僅只有套路。但是,套路是運營中比較必備的方式,靈活的選擇套路,利用套路,來完成運營的目標是,也是做這行的修行!
要讓用戶愛上你,需要一個過程,從認識到選擇再到真正愛上你,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與用戶運營分不開。
留存率多少算是好?每一個產品的每一個階段留存率都不同,有的留存率30%就夠覆蓋獲客支出了,有留存率則需要70%的留存才能覆蓋獲客成本,判定標準要結合自身產品的成本-效益去找到盈利的平衡點,努力達到甚至超越它。
文章分享了福格行為模型,說明了如何有效的觸發(fā)用戶動機,讓用戶行動起來,在文章后半部分也分享了對應的案例分析,一起來看看。
日常工作中,不管是產品經理還是產品運營,都喜歡提及“人性”這個詞。大家一致認為做產品設計和運營要基于“人性”去思考。那我們今天就針對“人性思維”探討一下。
人們通過自己的5個感官來感知外界的信息,因此運營傳播如若從用戶感官入手或許會來得更容易些。
對于運營團隊來說,如何通過營銷培育核心用戶、想方設法的滿足核心用戶的需求,也許比做一款“全民付費游戲”更加切合實際。核心用戶需要什么,CP運營團隊就應該在寶貴的渠道資源頁面上呈現(xiàn)什么。
俗話說得好:得人心者得天下;APP產品給用戶營造一個安全的使用環(huán)境,再加上實用性強的功能,男女老少都會通吃的!一個深得用戶喜歡的產品,需要產品和運營共同的努力,缺一不可。
工具類產品要轉型,是一件長久且困難的事情,只有讓用戶接受工具類產品的轉型并且愿意繼續(xù)留下來玩,工具類產品才算真正的轉型成功,當然這需要產品和運營共同努力。
做社區(qū)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社區(qū)的內驅無非就是優(yōu)質的用戶和優(yōu)質的內容。做用戶要和三教九流、形形色色的各種人接觸;而做內容,同樣是一件非常讓人頭疼的事情,做社區(qū)不像做自媒體,因為用戶有發(fā)言的權利。對于運營人員,這個度是非常難以把握的。
-
2021-11-18 17:28:08
-
2021-11-26 20:04:46
-
2021-11-01 16:55:37
-
2021-11-01 16:50:50
-
2021-10-28 16:47:15
-
2021-10-26 16:51:57
-
2021-10-22 15:08:18
-
2021-10-21 15:59:18
-
2021-10-20 15:27:49
-
2022-05-31 09:56: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