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shù)父母都悄悄的以這種方式傷害孩子

我們?yōu)槭裁床桓曳攀?,讓孩子自由玩耍、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

我們?yōu)槭裁床桓蚁嘈藕⒆拥挠|覺,總要是連哄帶騙地讓孩子多穿一點呢?

我們?yōu)槭裁磿⒆尤绱私箲]和擔心?


文丨吳在天

來源 | 不懂點心理學(bddpsy)



朋友圈里有人說,兒童游樂場,簡直可以成為檢驗父母,是否過度焦慮擔心的地方。

 

那些處處跟在孩子后面,各種管著叫著控制著,唯獨不讓孩子自己在游樂場里暢玩。


如果看到孩子間稍有肢體接觸,便趕緊沖過去…..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例如全民孩子吐槽的“我媽讓你穿秋褲”等等。


我們?yōu)槭裁床桓曳攀?,讓孩子自由玩耍、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


我們?yōu)槭裁床桓蚁嘈藕⒆拥挠|覺,總要是連哄帶騙地讓孩子多穿一點呢?


我們?yōu)槭裁磿⒆尤绱私箲]和擔心?


 

01  我唯一怕的,就是被父母太擔心


我想起一位朋友的故事。

 

朋友說他大學畢業(yè)的時候,什么也不怕,沒有擔心找不到工作,沒有擔心一個人在陌生的城市。


唯獨擔心的,就是怕父母太擔心自己。


朋友從小在北方長大,招聘會上被深圳一家企業(yè)錄用。


父母只想讓他在當?shù)卣曳莨ぷ?,好說歹說,盡管父母不大情愿,但最后也同意了。

 

然而,臨近要走的那段時間,媽媽卻時不時跟他說,擔心他去了深圳會怎么樣,擔心他一個人在外面會吃不好;又說南方人很精明,又怕他被人騙,甚至做夢都夢見兒子在喊媽媽…


朋友說,當時被老媽弄得有點不知所措了,也知道要怎么說才好。


他和媽媽說了很多次:


自己又不是三歲小孩,懂得照顧自己。


不是出去了就不回來,只是去南方的城市工作而已,節(jié)假日都會回來。


而且讀大學的時候,也不是在同一個城市。


再說平時也可以打電話發(fā)短信,網(wǎng)絡(luò)視頻什么的都很方便。


朋友說他當時的感覺是,媽媽在自己嚇自己,然后順便也嚇他。


但是聽得多了,他也會生氣。而且,這氣生得很憋屈。


畢竟雖然內(nèi)心很不爽,但是媽媽是在關(guān)心自己呀,我怎么能夠生氣呢…...


反正,是大寫的不爽。




02  過度的擔心,讓孩子只敢活成父母擔心的樣子

 

我們對他人的擔心,表示你還在我心里,這樣可以讓我們之間產(chǎn)生鏈接,這是愛的表現(xiàn)形式。


但是,過度的擔心,就是病理性的鏈接。

 

因為這樣的擔心,不但不能產(chǎn)生愛的鏈接,反而會讓雙方產(chǎn)生很多的負面情緒。


所以我們常??吹降膱鼍笆牵改笓淖优?,子女卻一肚子無名火。


心理學家曾奇峰說:一定程度的擔心如果飽含愛意的話,那么過度的擔心就等于詛咒。


有位媽媽在網(wǎng)上留言,說女兒差不多滿三歲,打算送去上幼兒園,但總覺得孩子太內(nèi)向膽小了。


平時在外面遇到不熟悉的人和她講話,女兒幾乎都不會開口回應,別人逗逗她想和她玩,女兒也會躲開,也曾聽到周圍的親戚朋友認為女兒膽小。

 

因為女兒的性格問題,她現(xiàn)在很焦慮,甚至有時候會逼女兒多和別人打交道。


盡管如此,女兒卻越來越膽小。

 

大部分的父母,都不大接受自己的孩子內(nèi)向,這可以理解。

 

因為我們對外向賦予了一定的成功的意味,外向的孩子更容易融入集體,外向的孩子更招人喜歡。

 

但,有些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有些內(nèi)向的時候,他們會過度擔心和焦慮,甚至會因為孩子的內(nèi)向而憤怒。

 

這種情況,很可能是父母把自己的東西,過多地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投射,是心理學里面常用的概念。


它的意思是,你將你自己的情感、沖動或愿望,歸結(jié)在另一個人的身上。

 

而小小的孩子接收到了父母投射的內(nèi)容,往往會認同,并且越來越不敢活出自己真實的樣子,而越發(fā)變成了父母想象中投射過來的樣子。

 

所以,那位覺得孩子內(nèi)向的媽媽,越是逼孩子去和別人打交道,孩子反而變得更害怕。 


因為媽媽潛意識里面已經(jīng)設(shè)定了一個孩子的形象,這個孩子就是內(nèi)向的,就是膽小的。我很擔心她的性格,擔心她未來的發(fā)展。


而孩子接收了媽媽的投射,如果要變得更外向的話,就必須先把自己變得更內(nèi)向。


因為只有很內(nèi)向的樣子,才符合媽媽逼她去改造的前提。




03   把孩子想得很糟,孩子會真的活得很糟


證嚴法師說:“如果一個父母常常擔心他的孩子,他的孩子會沒有福氣;因為福氣都被父母給擔心掉了。”

 

如果從心理學上說,就是父母孩子之間發(fā)生了投射性認同。


孩子認同了父母的投射,并且越來越變成父母心里想象的樣子。

 

 意識上,父母會說,我當然想孩子好呀。


但是潛意識上,父母可能會把孩子想得很弱,很糟,很需要幫助。

 

比如我那位朋友的媽媽,當兒子要去遠方的城市工作的時候,媽媽想象得最多的是,兒子吃不好,被騙,甚至哭著喊媽媽。


這是有多慘遭遇的想象。


有個倒霉的心理定律,叫墨菲定律——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fā)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發(fā)生。

 

比如生活中,你擔心早上不要睡過頭,結(jié)果今天鬧鐘不響,你擔心上班不要堵車,結(jié)果一路紅燈。

 

這些背后的心理機制,是人的“自我驗證”動機。

 

人都很容易自戀,很容易喜歡上自己的想法,我們總傾向在外界尋找和自我設(shè)想一致的信息。


因為這樣可以增強內(nèi)心的確定性,消除不確定性所帶來的不安。

 

父母對孩子的過度擔心,不過是把墨菲定律投射到了孩子身上,順帶滿足父母自戀的想法。


但卻讓孩子和自己,都在自我驗證中,變得更糟糕。 




04  過度擔心,會帶來過度的控制

 

過度的擔心,嚴重時,父母還可能會對孩子進行過分的保護(控制)。


比如,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為了緩解媽媽的擔心焦慮,所以,你得多穿點。

 

又比如,游樂場里,處處跟在孩子后面,各種管著叫著控制著的父母們。


父母都覺得為了孩子好,而孩子是不懂的。


但父母似乎從來都沒有想過,我們的擔心是否已經(jīng)給孩子照成了困擾。

 

即使孩子真的是不懂,過分的保護(控制)又真的能夠讓孩子從中學會照顧自己嗎?

 

也許,我們過分保護的,過分擔心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曾被禁錮的心靈,而是一直未曾自由的玻璃心。

 

如果,你發(fā)現(xiàn)自己正處于過度擔心的狀態(tài),不妨看看自己的擔心,是在關(guān)心孩子,還是在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


你對孩子的保護,是為了保護他,還是為了緩解自己的焦慮和恐懼,亦或只是為了避免孩子成長的麻煩事。


如果,你不確定自己的擔心是否影響了孩子,不妨看看孩子的狀態(tài),問問孩子的感受,看他是否真的需要你的幫助。


如果你總是需要孩子去做些事情,才能安撫自己內(nèi)心的情緒,請把自己的投射收回來,請讓孩子做自己。



如果,你的父母正在過度地擔心著你,可以嘗試告訴他們你的感受:


他們的擔心讓自己感到焦慮,你理解他們的焦慮,他們可以繼續(xù)擔心,但你更想收到的,是他們的祝福。

 

同時,也記得告訴自己,那不過是父母內(nèi)心的投射游戲。


他們可以選擇投射,你也可以選擇不認同。


當你不再承接父母焦慮的時候,其實也對他們發(fā)出了一種投射——


你不認同他們的擔心,你自己可以過得很好,你也才能擁有真正的成長。

 

以上。


- The End -



作者簡介:吳在天 / 心理咨詢師


文章申明:本文章轉(zhuǎn)載自互聯(lián)網(wǎng)公開渠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文章評價
登錄后可以評論
立即登錄
比格設(shè)計
熱門工具
135編輯器
領(lǐng)先的在線圖文編輯平臺原創(chuàng)樣式素材,一鍵套用
筆格設(shè)計
受歡迎的在線作圖網(wǎng)站,新媒體配圖、手機海報應有盡有
筆格PPT
輸入主題,AI一鍵生成PPT;上傳本地文件秒變PPT
管小助
企業(yè)營銷、私域流量運營——站式營銷管理平臺
推薦文章
用戶運營平臺產(chǎn)品設(shè)計指南
淺談用戶運營中的用戶分層
內(nèi)容運營:戴上寫作的六頂思考帽
5000字方法論:4個細節(jié),決定私域能不能賺錢
一個案例說明白用戶分析怎么用
22條視頻,漲粉12.6萬,一個女孩子在抖音靠洗車也能月入過萬!
高價值社群的5大核心關(guān)鍵
抖音賬號內(nèi)容自檢清單!
決定離職后,3天拿到offer的總結(jié)與反思!
【135早資訊】:教育部將徹查教材插圖問題;抖音6月1日起將對本地生活商家收取服務費
熱門素材樣式
運營導航
運營工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