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曾經三分鐘熱度的人怎么做到持之以恒

如果你才剛開始,你就得不斷摸索,調整,這時候的計劃只是一個參考,不用太看重執(zhí)行結果,否則很可能像我一樣因為太累而放棄。

曾經制定過計劃,每天從早到晚的時間都排的滿滿的,早上6點起床,寫作半小時, 看書半小時,晚上跑步1小時,看書1小時,11點睡覺。

 

我盡力使自己忙碌,幾乎沒有什么休息娛樂時間,總覺得如果玩樂休息會破壞當前這種“勤奮”的狀態(tài),于是每天都很累,從早忙到晚,完全透不過氣,結果往往堅持不到1周(僅僅只有7天)就放棄,很多書都只是看了個開頭,運動就更是嘴上說說。

 

然而計劃放棄之后,我變得非常懶,下班回家就躺床上刷劇,很晚也不愿睡,早上掐著點起床,來不及吃早飯,稀里糊涂地收拾一通就上班,周末也基本上宅在家里叫外賣,整個人特別萎靡。

過了一段時間,自己又實在受不了這種狀態(tài),又會再次制定計劃讓自己變得特別“充實”,過不了多久,又會放棄,回到原來的狀態(tài)。

 

然而最近的兩個月即60天內,我一直在堅持讀書,寫作和運動,看了8本書,寫了12篇文章,運動總時長超過24小時。

 

相比那些堅持300天,500天的大咖,60天的時間很短,相比那些每天一本書,一篇文章的學霸,看的書,寫的文章不多,但我真切地感受到讀書,寫作和運動已經變成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不是在痛苦地歷練而是在享受。

 

大家應該也很好奇吧,一個曾經三分鐘熱度的人是怎么做到持之以恒的?

我做了三件事:

1.思考我為什么要養(yǎng)成習慣

2.用概率思維看習慣養(yǎng)成過程

3.不斷調整習慣培養(yǎng)計劃

1.思考我為什么要養(yǎng)成習慣

以前我只是單純覺得讀書,寫作,運動都是好習慣,而且很多人都提倡,那我自然要養(yǎng)成,從未真正想過為什么要養(yǎng)成這樣的習慣,因此讀書時很隨意,寫作也大多是流水賬式的日記,至于運動,自己本身不胖,沒有減肥的需求,更加沒動力,所以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堅持不下來。

 

后來,我經過認真思考反省,我找到了自己真正的需求:

 

首 先是讀書和寫作,我最近發(fā)現(xiàn)自己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很弱,寫作是個鍛煉思維的好方法,于是我嘗試進行用批判性思維來分析文章,寫文評書評,寫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 對批判性思維了解的太少,于是開始有意識地看與這個主題相關的書,而讀書時,我發(fā)現(xiàn)因為主題類似,只要讀過一本了解基礎知識后,再讀下一本就能輕松很多, 而再寫文的時候,就發(fā)現(xiàn)比之前順暢許多。

 

于是我改變了讀書方式,不再憑自己的喜好隨意閱讀,而是問自己,我對哪方面感興趣?或者想提高哪方面的能力?哪部分知識不夠?這樣有了明確的想法,讀書和寫作就變成順理成章的事。

 

其 次是運動,以前都是以自己的體重作為標準,可自己一直不是很胖,所以運動的需求就不高,我上網搜了資料,才發(fā)現(xiàn)運動不僅能控制體重,做規(guī)律的運動,可以給 健康帶來極大的好處,比如增加心肺功能,可以減少心臟血管疾病的危險性。 有助于改善體型,調節(jié)松弛的肌膚,并減低脂肪含量;有助于減少老化的現(xiàn)象,如高血壓、糖尿病與骨骼疏松,還有自己之前動不動就生病,精神狀態(tài)也很差,而運 動能有效改善,這樣我對運動的訴求也高了許多,也不再覺得運動可有可無。

 

2.用概率思維看習慣養(yǎng)成過程

 

以前我總覺得只有嚴格要求自己才能逼迫自己行動起來,常常把自己弄的很累,根本堅持不了,后來我嘗試用概率思維看習慣:概率,就是不計較一天兩天的得失,把自己的習慣放到更長的周期去考慮,用打卡來記錄自己的行為。

《哪有沒時間這回事》里說到:概率就是習慣培養(yǎng)的成績,長期統(tǒng)計下來,如果達到60%,說明已經養(yǎng)成習慣,如果達到85%,說明非常優(yōu)秀,達到94%,說明一定異于常人,如果是100%,說明可能來自外星人。

 

以前如果有事或者其他原因沒能完成計劃,總會特別自責,對自己失望,然后就放棄了,而概率思維讓我心態(tài)放松很多,今天沒能完成計劃,沒關系,還有明天呢,這 個月完成的不太好,沒關系,下個月繼續(xù)努力,而且我時不時地還會獎勵自己,出去玩玩,看看電影之類, 從概率上看,這兩個月習慣培養(yǎng)概率已達到60%,這證明我已經養(yǎng)成習慣了。

 

對我來說痛苦的歷練百害無一利,輕輕松松地才能讓我更好地養(yǎng)成習慣。

 

3.不斷調整習慣培養(yǎng)的計劃

 

我曾經做過這樣的讀書計劃:本周看一本書,共200頁,5天看完,周末寫書評,每天要看40頁,看起來很合理對不對。實際上呢?周三加班,很晚才回家,沒能 看書,周五晚上聚餐,也沒能看書,于是我陷入焦慮,周末要是完成讀書計劃,我就干不了別的事,可周末早已答應朋友逛街,不能爽約。結果呢,讀書計劃沒完 成,逛街也沒逛好,心情很低落,之后就不愿意讀書了。

 

其實我陷入了這樣的誤區(qū):我以為把讀書堅持成習慣,就是簡單的重復讀書這個行為,如果沒去做就糾結的不行。但實際上養(yǎng)成習慣從來就不是簡單重復就好,制定計劃只是為了提醒自己要做什么事,真正實施時需要不斷摸索,不斷調整。

 

后來我先制定了這樣的計劃:本周看一本書并且寫書評。本來我以為晚上和周末時間很多,拿來讀書最好不過了,實際執(zhí)行中我發(fā)現(xiàn)總會有各種突發(fā)的事情,第一周沒看完這本書,計劃沒完成。

下一周,我嘗試提早起床,利用早上時間讀書,這一周我發(fā)現(xiàn)計劃能很輕松完成,然后我記錄下1小時大概能讀多少頁書,再下一周的計劃就按這周的情況來。

 

再下一周,我生病了,早上沒法起來,于是我調整計劃,這周不用把書全看完,看一半就好。

總之,我一直根據(jù)實際情況不斷摸索,調整,狀態(tài)好的時候,就多做些,狀態(tài)不好的時候就少做些,這兩個月我看完的8本書,并不是每周1本,而是一周內看完了4本,兩周看完了1本,剩下兩周看完了3本。

 

所以如果你已經養(yǎng)成習慣,并且每天的日常生活很固化,當然可以制定重復性的計劃,只要每天執(zhí)行就好,如果你才剛開始,你就得不斷摸索,調整,這時候的計劃只是一個參考,不用太看重執(zhí)行結果,否則很可能像我一樣因為太累而放棄。
就這樣我成功逆襲,從7天都堅持不了的三分鐘熱度到60天內持之以恒,不知不覺,就養(yǎng)成了讀書,寫作和運動的習慣~


文章申明:本文章轉載自互聯(lián)網公開渠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文章評價
登錄后可以評論
立即登錄
比格設計
熱門工具
135編輯器
領先的在線圖文編輯平臺原創(chuàng)樣式素材,一鍵套用
筆格設計
受歡迎的在線作圖網站,新媒體配圖、手機海報應有盡有
筆格PPT
輸入主題,AI一鍵生成PPT;上傳本地文件秒變PPT
管小助
企業(yè)營銷、私域流量運營——站式營銷管理平臺
推薦文章
用戶運營平臺產品設計指南
淺談用戶運營中的用戶分層
內容運營:戴上寫作的六頂思考帽
5000字方法論:4個細節(jié),決定私域能不能賺錢
一個案例說明白用戶分析怎么用
22條視頻,漲粉12.6萬,一個女孩子在抖音靠洗車也能月入過萬!
高價值社群的5大核心關鍵
抖音賬號內容自檢清單!
決定離職后,3天拿到offer的總結與反思!
【135早資訊】:教育部將徹查教材插圖問題;抖音6月1日起將對本地生活商家收取服務費
熱門素材樣式
運營導航
運營工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