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賺2億的公眾號「GQ實驗室」,是怎么讓你喜歡上看廣告的?
腦洞 GQ 還有許多我們意想不到的轉折,比如把產品賣點的象征含義貫穿全文,通過人物經歷引出產品等等。
1 年內實現了 280 篇 10 W+,超 200 個合作品牌,最貴產品單價達 3000 萬,營收近 2 億。
「GQ 實驗室」做到了。
對于公眾號來說,收入是存在天花板的。通常大號天花板是年收入 3000 ~ 5000 萬,它卻打破了這個邊界,并不斷刷新記錄。
不同于傳統自媒體,「GQ 實驗室」孵化于時尚雜志《智族 GQ》,在內容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部分看過的朋友表示,腦洞魔幻,畫風獨特,趣味性很強。
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 GQ 接的那些廣告,以及背后屢試不爽的軟文套路。
01
「GQ 實驗室」 接的廣告有哪些類型?
GQ 出版人唐杰在接受采訪時說過:
GQ 實驗室所合作過的品牌,從奢侈品到汽車,再到互聯網、快銷等各行各業(yè),其中包括了很少在微信上投放的品牌,比如說法拉利、國航、朗格腕表等等。
我們研究了 GQ 實驗室最近一個月的推文發(fā)現,它合作的品牌類型比較廣泛,覆蓋到各行各業(yè),從智能家居到汽車、時尚行業(yè)都有涉及,與目標用戶的生活息息相關。
▲GQ 近一個月的品牌類型
GQ 實驗室的目標用戶是中產階級,在合作的品牌中追求調性一致,大多屬于客單價較高的品牌。
比如 2019 年 3 月 21 日的推文《如何一眼識破高段位戲精的表演套路?》就是與時尚品牌蔻馳進行合作。
還有 2019年3 月19 日的推文《都市精致人兒,都有點高級的執(zhí)念》是與汽車品牌雷克薩斯的合作。
02
GQ 的軟文是如何做選題的?
GQ 單篇推文《那一夜,他傷害了他》收獲了 200 W+ 的閱讀量。一篇軟文之所以能有這么大的影響力,主要在于內容選題做得好,能把賣點和看點相結合,具備極強的吸引力。做選題是內容運營的核心技能,它可以大概率決定閱讀量的走向,做好了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 GQ 是怎么做選題的呢?我發(fā)現主要有以下幾點。
1)追熱點
熱點通常指微博熱榜、知乎熱搜上,微信指數、百度指數高,朋友圈刷屏的事件,學會結合品牌定位,以追熱點的方式做軟文的選題,可以吸引更多潛在用戶。
比如,GQ 近日推的新文《如何對付不靠譜的自己?》中,從「雙保險」的角度,Diss 了一把熱播劇《都挺好》的「靈魂人物」蘇大強,引起了不少用戶留言互動。
順帶吐槽了前兩天蘋果發(fā)布會,只推軟件沒有硬件,還推了一波信用卡「Apple Card」,想要形成「搶錢」雙保險。
最后引申到品牌 Ferragamo ,「雙環(huán)扣就像是雙保險」,把看點和賣點結合得很好。
還有三八婦女節(jié),為宣傳時尚奢飾品電商“ NET-A-PORTER 頗特女士”推送的《今天,女人希望你們閉嘴》,把品牌的“女性力量”賣點跟婦女節(jié)倡導的“性別平等”結合起來,既讓讀者有共鳴又不會讓廣告顯得突兀。
實際上,如果思維開闊,腦洞活躍,很多看起來無關的熱點話題,也是可以找到切入點,巧妙借勢的。
值得注意的是,熱點人人都愛追,所以一定要追出“差異化”,差異化可以理解為「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ōu)」。
比如,在情人節(jié)后一天,GQ 卻推了一篇《互聯網情侶分手實錄》,選題跟一般的情人節(jié)熱點文章很不一樣,引起了讀者好奇心。實際上是想引出電動汽車品牌 Polestar 要跟傳統汽車行業(yè)分手。
比如,運營研究社作為一個互聯網科技類的公眾號,如何實現差異化追熱點呢?
《都挺好》熱映期間,看起來似乎沒有切入點,于是我們換個思路集中盤點了追熱點的正確姿勢,總結了各個領域“追熱點的切入點”,也寫出一篇小爆款,閱讀量較以往提升了 不少。作為一個運營,一定要對熱點保持敏感,不輕易放過任何一個熱點。
2) 接地氣
接地氣,顧名思義,就是選題不要高高在上,把大眾關注的信息作為文章的切入點,其實也是選題超目標用戶的一種做法。
比如接到球鞋廣告時,一般的公眾號可能會考慮從球鞋測評,明星帶貨角度出發(fā),雖然也沒什么大毛病,但可能對球鞋沒有那么感興趣的用戶就不會點開文章了。
當 GQ 實驗室宣傳 LV Trainer 時,發(fā)了一條《男人和女人發(fā)的朋友圈有什么不一樣?》,從男性用戶愛曬鞋的角度出發(fā),聯想到用戶買到球鞋會發(fā)什么樣的朋友圈等趣事,非常接地氣,看點有了。
同時在男人們曬的朋友圈中,其實反復出現了 LV Trainer ,賣點也一直在被「偷偷」強調。
還有「宣傳浦發(fā)銀行新妝卡」的文章《如何在朋友圈中巧妙表白》中,從暗戀者的角度刻畫細微的心理,圍繞酸、甜、苦、辣四個方向呈現,內容都呈現接地氣的傾向,且具有情感深度讓用戶產生共鳴引出需求,如何表達內心呢?分享「浦發(fā)新妝卡」給 TA 就能代表自己的心意。
3)反常態(tài)
人們總是對顛覆自己認知的事情充滿好奇心,了解的欲望也會更加強烈,想要一探究竟。
比如《如何開心地脫發(fā)、變胖、加班和單身?》一文中,脫發(fā)、變胖、加班和單身都是不可能開心的事情,這篇文章從選題上就實現了反常態(tài),用調侃自黑的方式面對生活中的各種不如意,能夠引起用戶共鳴。
那么產品賣點是什么呢?本來不開心的事情“每天通勤 3 小時地鐵”,但是如果恰好遇到樂高玩具承包整條地鐵就開心了,引出了「樂高妙想」?jié)M足童心的賣點。
我們在做軟文選題時,可以考慮反常態(tài)類型,可以吸引更多潛在用戶,提升文章打開率,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純粹「標題黨」,適當的反常態(tài)+優(yōu)質內容可以源源不斷地吸引用戶,一謂的標題黨肯定是不長久的。
03
「GQ 實驗室」是如何引出廣告的?
「GQ 實驗室」的軟文以腦洞大、神轉折著稱。不熟悉 GQ 的新用戶經常把文章翻到底才知道是篇廣告。最厲害的是,大部分「上當」的用戶不僅不會覺得被欺騙,反而覺得 GQ 厲害。
那么 GQ 是如何從圖文主體轉折到產品上的呢?
1)作為解決矛盾的方法出現
GQ 的軟文經常會描寫一些有矛盾的場景,然后在結尾提出用 xxx 產品可以解決這些矛盾,從而引出產品。
比如《情侶吵架一般會在哪一句開始動手》一文中,描寫了夫妻因為晾衣服、洗碗等瑣事,上了「金牌調解」節(jié)目表演吵架真人秀。吵到最后,一個看不下的觀眾怒罵道,「用一套「海爾智慧家庭」就能解決問題」,廣告產品順利出場。
比如情人節(jié)的推文《情人節(jié)必備讀心指南》中,寫到了男女之間腦回路差異太大,男方稍有不慎就會誤解女方的想法,釀成「悲劇」,所以準備了一份指南幫助男同胞們。
文章最后提了一個「送命題」,如果女方問「我今天有什么不一樣時」該怎么回答,GQ 出了 3 招,先問「寶貝你是不是換了色號」,再提「我能吻你嗎」,被拒絕后使出必殺招「不要怕妝花了,我為你準備了xx唇膏,一會兒補上」。唇膏廣告就這么被引出來了。
2)作為選擇題的意外答案出現
選擇題是 GQ 最近比較常用的一種形式,讓用戶根據題目和漫畫內容猜答案,然后點擊下方空白內容即可看到答案。在這樣的文章末尾,廣告產品總是作為意外的答案出現。
比如,在《為什么他總是快人一步》中,GQ 舉了很多生活的矛盾,然后讓我們猜誰能夠占得先機,類似「和女友大吵一架后,誰會更先獲得女友原諒」。
文中的最后一個問題是,「同樣上班快遲到,誰能更早打卡?」選項分別是駕齡 1 年的 A 先生和駕齡 5 年的 B 先生,看似很顯然應該選 B,最后答案卻是 A,原因是 A 開的車是 xxx 車,順利引出產品。
比如在《如何一眼識破高段位戲精的表演套路》一文中,也是通過描寫一些生活或者工作場景,針對場景提出某人的舉止是不是想表達真實的感情,然后讓讀者猜答案。
文末一個場景是這樣的,李先生晚上有約會卻并沒有試到滿意的衣服,最后決定刷卡「算了吧」,提問是李先生真的覺得「只是還行」嗎。此時給出否定答案,其實李先生已經喜形于色,因為他穿的是 xxx 牌子的衣服。
3)「升華」文章主旨后引出
雖然 GQ 大部分文章都純屬娛樂,但是也有部分會以娛樂的形式表達觀點。在這類文章中,廣告產品往往在文末提出觀點,「升華」主旨之后引出。
比如《啊啊啊啊啊啊啊啊你居然不分「的地得」》一文中,描寫了各種各樣的精神潔癖,類似聽歌一定要用專業(yè)耳機的影音潔癖,不希望同事把垃圾扔在自己垃圾桶里的領地潔癖……
之后把這些精神潔癖歸因于「生活上的潔癖正在被不斷滿足」,然后引出廣告產品:掃地機器人。
還有《現在年輕人的夜生活也太太太太太太瘋狂了吧》一文中,列舉了十位年輕人精彩的夜晚,最后提出觀點「沒關系!這才是年輕人的理想生活。夜晚就要更精彩!」,然后引出了「天貓全明星計劃」新加入的一個明星就是這樣的生活態(tài)度。沒錯,這就是天貓的廣告。
當然,以上這些只是小編總結的幾種比較常見的「神」轉折,腦洞 GQ 還有許多我們意想不到的轉折,比如把產品賣點的象征含義貫穿全文,通過人物經歷引出產品等等。
話說回來,不論 GQ 的軟文轉折有多「神」,都會在引出產品前后快速點明產品核心賣點,需要動筆寫文案的小伙伴們也需要注意這點哦。
04
結語
GQ 實驗室在軟文的內容上有很多玩法,比如營造游戲化的閱讀體驗,比如用情感文章引起共鳴,比如用腦洞大開的文案讓讀者驚嘆……
不過,GQ 軟文可能并不像想象中那樣美好,以 3 月 23 日編輯的《微博豆瓣知乎網易云的網友,誰在鄙視鏈頂端?》為例,推廣的太平鳥男裝的微信指數很快呈現下降趨勢。
太平鳥男裝的微信指數(3.20~3.26)
小編斗膽猜測,大部分廣告主盯上 GQ 主要是看中了它的體量和 10w+ 的閱讀量,投廣告也就是圖個品牌曝光,并沒有真的想以此做轉化。
話說回來,GQ 只有一個,賣閱讀量就想賺個盆滿缽滿實在是太難了。更普遍的情況下,寫軟文(賣貨圖文)還是需要兼顧賣點和看點,提高閱讀量的情況下盡可能提高轉化率。
-END-
本文排版由“135編輯器”提供技術支持
??作者簡介:運營研究社,不讓運營人孤寂地成長!我們是國內最大的運營從業(yè)者社群,40萬運營人都在關注本號。
立即登錄
- 老年版“李佳琦”上線,銀發(fā)網紅帶貨有多野?
- 蔡徐坤們“一億轉發(fā)”幕后,推手遠不止一個刷量App!
- 故宮又“搞事情”!600歲網紅憑什么靠“賣周邊”年入15億?
- 入侵抖音微博的“小黃文”,背后竟是個暴利產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