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利者丨學習、筆記、時間管理、解決問題那些事
1、費曼技巧:選擇一個概念或者知識點,把它教給小孩子。智力是一個增長的過程,演繹過程通過類比原則,用對方聽得懂的語言表述。
1
學習思考的5種方法
1、費曼技巧:
選擇一個概念或者知識點,把它教給小孩子。智力是一個增長的過程,演繹過程通過類比原則,用對方聽得懂的語言表述。
主動學習,灌輸營養(yǎng)給別人,如果卡殼了就回頭慢思考。左腦負責邏輯,右腦負責圖形,費曼技巧主要是使用左腦,處于金字塔學習的頂端。
2、西蒙工作法:
6個月可以掌握任何一門學問,廣義動量定理通過調(diào)整力量、方向、作用點和時間來增加成果。
解決問題兩大方法,分別是降低問題難度和提高能力。降低問題難度有4種常用的方法,包括是拆分、類比、聯(lián)想和追本溯源。
提高能力有2種方法,包括是廣義動量定理(力量、方向、作用點、時間)和系統(tǒng)思考(5w2h、金字塔原理)。
3、番茄工作法:
時間管理法,可以提高工作和學習的效率。
第一,選擇一個任務,專注工作25分鐘,休息5分鐘,一個番茄時間不可分割;
第二,每4個番茄時間后休息30分鐘;第三,完成一個任務劃掉一個任務。番茄工作法,5個階段,分別為計劃、追蹤、記錄、分析和可視化處理。
4、思維導圖:
Mind Map(思維導圖)和Thinking Maps(八大思維圖示法)兩種,可視化思維。
Mind Map只有一種放射狀的形式(父目錄——子目錄無限延展),Thinking Maps有八種形式,分別對應八種邏輯。
Mind map:主要使用了壓縮(關(guān)鍵詞)、聯(lián)想和拆分三種思維。
Thinking Maps:圓圈圖,用于聯(lián)想;樹形圖,用于分類;氣泡圖,用于描述;雙氣泡圖,用于對比;流程圖,用于順序;復流程圖,用于因果;括號圖,用于拆分;橋形圖,用于類比。
5、跨界學習法:
跨界融合、方法遷移、對比學習和思維網(wǎng)四種。
5-1跨界融合:個人能力在兩個領(lǐng)域都能排在25%之內(nèi),那么兩個領(lǐng)域疊加之后,你可能就是行業(yè)的前10%,甚至可能是行業(yè)的第一名。
兩種分布規(guī)律,正態(tài)分布是一種隨機分布,本質(zhì)是獨立性,事件之間相互獨立;而冪率分布是一種正反饋,事件不再獨立,一個事件對本身和后續(xù)事件有影響。
案例:科技和人文的融合——喬布斯的蘋果系列產(chǎn)品+美學的融合,蒙拉麗莎美學融合,1:1.618的黃金比例法則;互聯(lián)網(wǎng)融合——互聯(lián)網(wǎng)+百貨市場=京東。
互聯(lián)網(wǎng)+美食=美團;互聯(lián)網(wǎng)+銀行=網(wǎng)銀;互聯(lián)網(wǎng)+金錢交易=支付寶、微信錢包……物理學思維和社會融合——埃隆馬斯克特斯拉,第一性原理。
5-2方法遷移:將A領(lǐng)域成功的方法遷移到B領(lǐng)域。精益理論+創(chuàng)業(yè)=精益創(chuàng)業(yè),TOC+競爭=瓶頸打擊理論,系統(tǒng)動力學+管理學=第五項修煉。
微博將Twitter成功的模式遷移到國內(nèi),滴滴將Uber的模式遷移到國內(nèi),這些都屬于方法遷移的例子。
5-3對比學習:主要包括3種,求同歸納;求異-以強補弱,求異-尋求新解。世界有三大生產(chǎn)理論,包括流水線生產(chǎn)、豐田生產(chǎn)方式(包括精益生產(chǎn))和TOC制約理論。
5-4思維網(wǎng)學習:參考Thinking Maps導圖腦爆思維,氣泡圖、雙氣泡圖、括號拆解圖等。
2
記筆記的7種方法
1、康奈爾筆記法:
將筆記本分為三部分:筆記欄、線索欄、總結(jié)欄。
筆記欄,用于記錄(記錄論據(jù)、概念);線索欄,簡化(概括論據(jù))+背誦(看線索欄回憶筆記欄內(nèi)容);總結(jié)欄,思考+復習(寫隨感,書評)。
2、思維導圖法:
空白處寫上內(nèi)容中心,不斷分支、子目錄,配合xmind使用
3、五遍法學習:
第一遍,展開書中要點目錄;
第二遍,根據(jù)個人理解調(diào)整、重組;
第三遍,進行刪減,保留自己吸收的部分;
第四遍,在原基礎上做5W2H重新思考;
第五遍,把筆記歸納入個人知識樹、重新擴展
4、三條線筆記法:
第一條線,現(xiàn)場領(lǐng)悟內(nèi)容;
第二條線,復習歸納內(nèi)容;
第三條線,個人心得、知識點歸納、回憶;
5、SQ3R記憶法:
瀏覽、發(fā)問、閱讀、復述、復習,五個階段的學習與記憶過程,形成慢思考閉環(huán)。
6、六色學習法:
六種不同的顏色分別標注定義、假設、分析、結(jié)論、優(yōu)點、缺陷這六大要素,重塑記憶力很有幫助。
7、蔥鮪火鍋式:
拆解,記錄5種要素,日期、書名、作者名,書中對自己有影響的內(nèi)容,以及自己讀完后直觀的感觸心得。
3
時間管理法則
1、柳比歇夫時間管理法:
對消耗時間的記錄進行分析,使人們能正確認識自己的時間利用狀況,并養(yǎng)成管理自己時間的習慣。記錄——統(tǒng)計——分析——反饋。
2、GTD管理:
具體做法可以分成收集、整理、組織、回顧與行動五個步驟。
Getting Things Done的縮寫,具體做法可以分成收集、整理、組織、回顧與行動五個步驟,與柳比歇夫觀念同
3、番茄鐘專注管理:
集中注意力、保持專注的最簡單最實用的方法。以25分鐘為時間單位,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然后進行5分鐘的短暫休息,再進行下一個25分鐘的番茄鐘,再休息5分鐘;如此4個番茄鐘之后,可以一次休息15~30分鐘。
4、四象限時間管理:
重要且緊急的事,馬上做;重要不緊急的事,分解任務、制定目標、wbs拆解完成;緊急不重要的事,安排別人做;不緊急不重要的事,不做。
5、28時間管理法則:
“二八時間法則”具體的表述是“80%的成績是在20%的時間內(nèi)取得的”換句話說,我們所做的大部分事情都是低價值的。
6、麥肯錫30秒電梯理論:
也算是溝通法則,在電梯從30層到1層的30秒鐘內(nèi)把結(jié)果說清楚。所以凡事要歸納在3條以內(nèi),也成為電梯演講
4
解決問題的3種思維方法2種切入點
1、思維寬度——橫向思維,涉獵廣泛百事通
2、思維深度——邏輯思維,細分領(lǐng)域?qū)<?/span>
3、思維高度——批判性思維,找到事物本質(zhì)
案例:分9快巧克力給4個人,各思維解決辦法?
橫向思維——融化后,平均分成4份
邏輯思維——每人分成2個,最后一個平均分配
批判性思維——拿出來一塊,每人分2塊
切入點一:降低問題難度(從外-對象出發(fā))
切入點二:提高解決者能力(從內(nèi)-自身出發(fā))
本文經(jīng)授權(quán)轉(zhuǎn)載自公眾號【炏的黑匣子】,作者:zhrayan,文章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
立即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