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定位:教你如何快速定位目標人群
先說一下,社群是分為線上和線下的,如果僅僅認為社群是微信群,就有點狹隘了,微信群只是社群運營工作中一個很重要的工具,線上和線下沒有絕對獨立的,他們是互相補充的關系。
先說一下,社群是分為線上和線下的,如果僅僅認為社群是微信群,就有點狹隘了,微信群只是社群運營工作中一個很重要的工具,線上和線下沒有絕對獨立的,他們是互相補充的關系。
主講人:康小鵬
小米之前一直做電商,16年、17年業(yè)績下滑,17年到18年的重新崛起就是因為線下店。很多學習社群、交流群都會做線下交流會。就是因為線上是一個輕度鏈接,而面基才能增加更強大的信任。
為了解決信任問題,同時也是為了自己的流量池,繼而就有人做社群,這樣可以圈一塊自己的領地,占領用戶的一個心智,但是我們看見現(xiàn)在有大多的群都是死群,互動性極差。繼而又出現(xiàn)了短期群,這些人被收割一波,就立馬被解散。
我最早看稻盛和夫的書,里面講到一個水庫思維,后來就有人將這個概念挪到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就成為了流量池,在灰色產(chǎn)業(yè)里面也叫羊圈效應,養(yǎng)豬效應。每個發(fā)明這些詞的人都會去想一些自己的想法,就會將前人的想法改成自己的。就成了原創(chuàng),也可能是行業(yè)、或者圈子內(nèi)的黑話。大家也可以試試。
大多時候我們都是想建立一個長期活躍的群,想讓我們精準的客戶長期和我們有關聯(lián)。解決這個問題的前提就是你需要對你的群進行定位。企業(yè)經(jīng)常會講使命、愿景、價值觀。當然社群也得有這些東西,就是社群定位,比如你的社群是賣水果的,突然賣衣服,很多人會立馬離開,因為他進這個群就是為了買水果,一個群的使命只有一個。
社群定位是要基于群員的情感認同、價值認同,同時積極創(chuàng)造成員之間的互動。這里我們需要用到一個工具5W1H:
大多是為了利益,也有情感的,或者拓展人脈、興趣。一定要明確做社群的動機。一個群一旦建立,就應該有他的調(diào)性,不能隨便改,如果需要裂變,就得建立新群、新制度。
把握四點:價值是別人的痛點或者創(chuàng)造出來的需求點,精準描述你的價值,回報的載體,加入社群能獲得什么,價值要所有群員有互惠互利的共生點,不是一味的做服務,需要大家一起互動。精準描述很重要,比如學習群發(fā)一個大家一起成長,這個就太虛了,如果說每天讀二十頁書,這樣就會精準的鏈接到那些想讀書或者喜歡讀書的人。
再或者說運動群,一起健身,健身的概念那么大,還是虛,如果描述成為,一個月一起瘦十斤,這樣就很有吸引力。
在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可以在微信、qq、論壇,或者別的聊天軟件,看你的用戶習慣在哪里,好多95后或者學生他們用qq的頻率遠遠高于微信,用戶在哪里花費的時間最多,就去哪里做社群。社群不只是現(xiàn)在的微信群,論壇,微博豆瓣、脈脈等等。
社群還有一種模式,就是線下平臺。比如說一家飯店,可能是一直虧本,但是他做高端,就能吸引很多的有錢人來吃飯,這樣他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平臺,他在和來吃飯的人相互認識可能和他們鏈接一下,也可能促進別人鏈接,這么好的平臺,能幫助大家賺錢,為什么不來呢,很多創(chuàng)客咖啡也是這種套路。
我大概想了一下:領袖、活躍分子(話題帶領人、開疆拓土人)、管理、還有付費者,這些人基本要拉入核心團隊,這樣可以控制好群的質(zhì)量,同時也能保證群員的體驗感。話題帶入一定要多樣,或者沒標準答案那種,比如微波爐,有啥不會看說明書,有故障打客服。如果社群內(nèi)容不夠豐富,就沒有必要做一個社群,做出來也不會長久,因為沒有持續(xù)輸出,群員也沒有輸出,找不到價值感、存在感。
再比如說運營,各有各的場景,一樣的理論,不一樣的場景結果可能千差萬別,這樣大家一起討論,可以增強自己,也利于別人。開疆拓土者一定要去將這些群里精彩部分要放在不同的平臺,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去想要加入。
很多社群的建立他有一定的時間點,比如明年世界杯,我們共同組一個球迷群,通過這樣一種方式,來進行運營和后期裂變,冷啟動的時候,也一定要想辦法借勢、借熱搜話題來推進自己的社群,我們觀察社群壽命一般大概是3-6個月。短的就一周,快速收割,快速消失,這樣不能產(chǎn)生好的鏈接,只是搶了部分流量,用戶會討厭這樣的方式。好多知識付費群做了好多年,持續(xù)輸出、持續(xù)連接。也有永遠不會解散的群,等會給大家分析一下,親戚群為什么永遠會存在。
不管你提供什么價值,或者連接,最終目的還是為了盈利,可能是直接變現(xiàn)(賣產(chǎn)品、會員),也可能是間接變現(xiàn):服務、拓展人脈(因為情感、鏈接、合作產(chǎn)生變現(xiàn))。一般社群會提供一個價值,我把這個價值分了三類:情感慰籍、快樂、既是利益。
只要社群滿足這里的任何一點,都可以讓社群成員找到自己的同類,這樣群員才會去維護這個群,這里就是建立群員的一個同好。同好還必須滿足另一個條件,就是社群內(nèi)容無邊界,或者沒標準答案那種,比如微波爐,有啥不會看說明書,有故障打客服。如果社群內(nèi)容不夠豐富,就沒有必要做一個社群,。再比如說運營,各有各的場景,一樣的理論,不一樣的場景結果可能千差萬別,這樣大家一起討論,可以增強自己,也利于別人。
社群架構
這里必須有kol,制度守護者、學習者、話題提出者、拓界者。還有群規(guī)。有些群是一人承擔多個角色,這樣不夠精進,除非時間全貼在這些圈子里。最重要的是群員,一般情況下群不要太大,人類簡史里面有一個數(shù)據(jù),150人,一個圈子超過了150人,輸出、運營做的不好,80%-90%的人就觀望,不會主動去交流互動。
二八定律,150人,如果內(nèi)容足夠豐富,制度完善,基本是可以達到80%互動。如果建立核心社群,必須有進群制度。制度一般分為三種,付費制、邀請制、或者前兩者結合。
一般社群核心成員進群之前問一個問題:用一句話說出你是真愛。就這樣一個問題,就可以解決很多事情,首先他做出了這樣一個承諾,他帶著他的承諾來到這個圈子,他要完成他進群時的承諾:愛護這個群體,這就是核心圈子。
同時必須有自己的大圈子,就是上面說的流量池,不定期的去拋出不一樣的話題,或者一些制度,就可以分方向裂變。如何獲取這些用戶,去做這樣一個大的圈子。線上的話,就是各大平臺,只要是能留言。能發(fā)表東西的地方,都能成為你的戰(zhàn)場。
比如說招聘網(wǎng)站,這個就很精準,你可以根據(jù)你的需求,標一家公司,去尋找有符合你需求的人。很多黑產(chǎn)其實就是在用招聘網(wǎng)站做引流。還有閑魚,轉(zhuǎn)轉(zhuǎn),脈脈,互動吧,微博、抖音、頭條、大魚,簡書等等。這些都是可以找到流量入口的,就是觀察用戶需求在哪個平臺。尋找用戶,必須去對用戶做大量調(diào)研,這樣你才能精準用戶畫像。
Kol的作用,每個時期可以換不同的kol ,因為kol隨時可能會崩塌,但是用一個好的閉環(huán)制度,才能讓社群輸出多樣化,以滿足不同用戶不同的需求,這樣用戶的依附度才會更高。比如學生,大部分學生還是喜歡用qq,調(diào)研問題很重要,如果問題差一個字,可能你要的答案就錯了方向,這就是前段時間為什么有一個調(diào)研的知識圖譜。
建群初期必須將群員分類,死粉散客必須分開。死粉是已經(jīng)解決了信任問題,散客呢是一個池子,需要你去釣魚。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一下《毛澤東文選》第一卷的第一篇文章。他將當時社會環(huán)境下的人進行了精準的分類,這些群體的 特性,優(yōu)點、缺點,寫的明明白白,那個階段去和找這些人合作,很詳細。
做社群有一點需要注意,那就是切記自嗨。因為:
1、有可能會產(chǎn)生落差,讓你失去信心
2、也有可能一步錯,就掛了
社會環(huán)境就是這樣,大家一定要研究自己的競爭對手,如果你的品類在市場里還是一個新品類,擁有越多的競爭對手是好事,他們在幫助你教育你的潛在客戶。你必須時刻盯著你的對手,看他們在做什么,每一次活動的方式、規(guī)模,有什么變化,那些地方需要你去學習。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共享單車大戰(zhàn)結束了嗎?并沒有,只是剛過了一個混戰(zhàn)的局面,戰(zhàn)斗還在繼續(xù),他是在和滴滴,公交地鐵搶占用戶,但單車是和別的系統(tǒng)相互補充,最近好多單車都已經(jīng)漲價了,因為前期燒錢太多,現(xiàn)在要賺回來,大戰(zhàn)過后,市場上留下的就那么幾家。每一個新行業(yè)都是會經(jīng)過這樣一個洗牌的過程,洗牌結束并不意味著戰(zhàn)斗結束。之前死掉的企業(yè)只是幫助活下來的公司解決了用戶認知。
社群制度
有一本書叫游戲改變世界,社群其實可以按照游戲的方式來做,游戲的四大特性,目標、規(guī)則、反饋系統(tǒng)、自愿參與。
目標
就是玩家努力達成的具體結果,比如吃雞,給你一個反饋,你打了多少人,多少傷害,排名多少。還有距離第一名差多少。第一名也會有不同的傷害。
規(guī)則
就是為你實現(xiàn)目標做出規(guī)則,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但是需要提醒用戶在有限的規(guī)則內(nèi)玩出更好的成績,如果犯規(guī),比如開掛,就得出局。
反饋
就是告訴你離目標還有多遠,你完成了哪些成就。
自愿參與
就是告訴你我這里的規(guī)矩,目標,反饋。這些都是透明的,你想玩就得按照我的規(guī)則走。
這里重點講一下這個反饋機制:
樊登之前講一本兒書,說到他去一家保險公司演講,他一上講臺,大會就給他發(fā)一張獎狀,就讓他感覺特別有這個榮譽感。包括很多的創(chuàng)新公司里面。比如得到app公司,員工每完成一個階段的任務,就會給員工發(fā)一張獎狀,不發(fā)錢,就是發(fā)一張獎狀,告訴你這次完成了這個任務,值得表揚,給你發(fā)張獎狀。游戲里面每打一次怪,對方就會掉血、掉裝備,玩家也會受傷害,這樣每一步都有一個反饋,用戶就會特別上癮。
反饋機制里面,很重要的一點:儀式感,群里有新人進來的時候都一定要歡迎。因為這樣,用戶才能感覺到他自己進對了群,就會特別開心,既然大家都這么歡迎我,我不做點兒什么感覺,好像就對不起大家這樣熱烈歡迎。用戶說出來自己的想法,一定要給予肯定鼓勵,這樣才能讓他持續(xù)為社群內(nèi)容添磚加瓦,增強社群的互動。
上面說的不停的頒獎,這樣的就是榮譽驅(qū)動。還有就是利益驅(qū)動,比如社群里兩個人合作做成了一件事兒,然后倆人分了錢,對用戶感覺這個圈子和平臺對自己很有用,就會繼續(xù)支持這個平臺,想鏈接更多的人來給自己獲取更多的利益。
群主的作用,就是鼓勵群員相互鏈接,群員相互鏈接,相互合作,產(chǎn)生利益,會更加支持群主、支持平臺。同時利用社群制度,設計制度一定是閉環(huán),才能讓社群永久持續(xù)下去。還有關系驅(qū)動,倆人可能是同事、好朋友,加入了這個社群,這個圈子特別吸引我,用戶才會去邀請其他好朋友來加入這個圈子。
社群的制度驅(qū)動里面,一般包括這樣幾個驅(qū)動,榮譽、利益、關系、事件、地域、興趣。這六大驅(qū)動基本可以解決社群里的所有的問題。
分享兩個案例:
之前我們講到的親戚群為什么基本不會解散。首先是關系驅(qū)動,大家都有一個血緣關系,這是沒法改變的,其次家里有誰結婚,大家一起出動,這個就算是事件驅(qū)動。
再比如說,二舅家孩子考上了清華,這在家族里,誰都可以拿出去說的,或者誰開了公司、當了領導,這都算是一種榮譽驅(qū)動。還有地域,親戚基本都可能是一個片區(qū)的,共同認識很多人,這算是一個地域驅(qū)動。自家兄弟合伙開公司,一起賺錢,這算是利益驅(qū)動。
再講一下廣場舞大媽的案例:
公園小群體就有廣場舞、武術、樂器等等。是因為之前是研究社群,去公園跑步的時候,就琢磨這幫人,這么一群人為什么能聚集在一起,也沒人給他們發(fā)工資,首先,比如一個愛武術的人,能他是剛開始的時候,他是一個人在那兒練,那些退休的一天無所事事的人看見了,也喜歡武術,自己也可以跟那個人一塊兒練,這樣,就會吸引更多有相同愛好的人加入,練武術的人在這里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
在公園大家就有一個共同的愛好,還可以鍛煉身體,大叔大媽們就特別想把這個事情做好,去影響更多的人,因為如果他們做好的話,會吸引更多人加入,影響了更多的人,這些人就會特別開心,自豪感、榮譽感,價值全都出來了。繼而想辦法去影響更多的人。
就是因為這樣,重度參與、榮譽感,就讓他們感覺做這件事兒特別有意義,即使沒有人給我發(fā)工資,自己也要做,可能有時候買一些裝備,但這個不影響他們對這個事情的喜歡。他們也是在做社群。就是想一定要挖掘你那個用戶的痛點,他的痛點就是你的價值點,就是你的價值觀。但是不能直接這樣說,你需要去間接的去,可以去刺激他。
接下來講幾個做的好的傳統(tǒng)行業(yè)社群案例:
有一家公司叫好孩子,沒有銷售前端。只是做社群,所有的銷售轉(zhuǎn)為做社群維護人員,就是他們每年可能要舉辦上萬場的線下社群活動,很多活動都是這些家長自愿組織,讓這些家長去參與到這個活動當中。他們?nèi)ゲ粩嗟膭?chuàng)造話題,然后鼓勵部分些家長去組織活動,讓家長在這個活動當中喜歡上這個平臺,喜歡上這個組織,就是我剛才講的一個流量池的思維。家長當時不會買你的東西,參與活動多了,就會特別信任,當他需要產(chǎn)品的時候就會選擇這個品牌。
讓更多的人積極參與到活動當中,積極發(fā)言,用戶度過了信任關以后,會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你這個平臺,這樣的話,流量池就會變大,如果有什么產(chǎn)品要發(fā)布的話,你放進這個池子里面,這個成交量不會差的,筆記俠用的也是這個思維。
再講一個飯店的,就是我國慶的時候遇見一個大哥,當時跟他聊天,他說這個飯店每年都在虧本,那個飯店其實挺大的,就是他們做的是高端群體,但每年還在虧損,我問那每年肯定要虧不少錢,他為啥要干這個事情。然后他笑了一下,說你好好想一下,他在這個飯店賠了,但是你要想他這個飯店背后。還做了啥事兒,他就是通過這樣的一個飯店這樣一個平臺,去吸引過來那些當?shù)氐囊恍┻@個有錢有權的人。然后把這些人吸引過來以后,就去想辦法和他們搭話,產(chǎn)生鏈接,知道每一個顧客的需求,也可以幫助他們和其他的顧客對接。
這個老板是賣海鮮的,他把整個片區(qū)的這個海鮮給控制,他就是通過這樣一個平臺去做海鮮的生意,可能飯店一年賠不少錢,但是他從別的渠道,來把這部分錢進行填補。所以做社群,一定不能局限,比如限定微信群,QQ群。
文章來源:作者: 康小鵬。公眾號: LZX的學習筆記。
圖片來源:部分圖片來源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為商業(yè)用途,如有侵犯,敬請作者與我們聯(lián)系。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135編輯器立場。
立即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