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踏踏實實做增長吧(分散行業(yè)如何做產品增長)

總有一些行業(yè),天生趨于分散。比如說餐飲行業(yè),以及很多服務行業(yè),到處都是小店,你很難看到贏家通吃的巨無霸企業(yè)。在這些行業(yè)里創(chuàng)業(yè),可能一開始還不錯。但其實,你可能應該感謝行業(yè)的分散。因為在這個階段,行業(yè)的分散反而保護了你。而它一旦集中,就很可能沒有你什么事了。還是耐心一點,踏踏實實做增長吧。為什么這么說?增長,又該怎么做呢?

觀點 / 劉潤    

主筆 /景九

文章來源:公眾號【劉潤】



總有一些行業(yè),天生趨于分散。
比如說餐飲行業(yè),以及很多服務行業(yè),到處都是小店,你很難看到贏家通吃的巨無霸企業(yè)。
在這些行業(yè)里創(chuàng)業(yè),可能一開始還不錯。但慢慢的,你會發(fā)現(xiàn),想做大,實在是太難了。
這時候,你也許會想,是不是因為我這個行業(yè)太分散了,連累我做不大。
但其實,你可能應該感謝行業(yè)的分散。
因為在這個階段,行業(yè)的分散反而保護了你。而它一旦集中,就很可能沒有你什么事了。
還是耐心一點,踏踏實實做增長吧。
為什么這么說?增長,又該怎么做呢?
別急,讓我從頭開始說吧。
從哪開始呢?就從“什么是分散行業(yè)”,開始說起吧。




什么是分散行業(yè)

什么是分散的行業(yè)?
或許,我們可以用“行業(yè)集中度”這樣一個標準來判斷。
什么是行業(yè)集中度?就是行業(yè)前幾名的企業(yè),占據(jù)行業(yè)總體的市場份額(或是產值,銷售額等),能達到多少,一般用CRn來表示。
如果是行業(yè)前8名加在一起,在行業(yè)市場里占據(jù)的份額,就可以用CR8來表示。
美國經濟學家貝恩,就曾經制定過“貝恩標準”,用行業(yè)集中度這個指標,衡量行業(yè)的集中情況。
CR8小于20%,也就是行業(yè)前8名占總比例小于20%,就是分散競爭型行業(yè)。
比如,餐飲行業(yè)。
就目前來說,中國規(guī)模最大的餐飲集團,是百勝中國,也就是肯德基、必勝客背后的母公司。
規(guī)模最大,有多大?2022財年全年總收入為95.69億美元??伤贾袊惋嬁傄?guī)模還不到2%。
第1名,才不到2%,那么前8名加起來,無論如何到不了20%。
這就是分散行業(yè)。
只要有一技之長,在這種行業(yè)里創(chuàng)業(yè),可能并不困難。
但接著,很多人又有抱怨。
抱怨什么呢?
他可能已經在這些行業(yè)里創(chuàng)業(yè)成功了,拿到了自己的一部分市場。
現(xiàn)在,他想要再進一步,結果發(fā)現(xiàn)很困難。
就像前邊提到的那位創(chuàng)業(yè)者一樣。
這時候,他就可能會想,是不是行業(yè)太分散了,搞得我沒辦法做大?
但其實,行業(yè)分散可能并不是一件壞事。
相反,它對于絕大多數(shù)創(chuàng)業(yè)者,是一件巨大的好事。
因為一旦某個行業(yè)從邏輯上看,可以做得集中,那就基本沒有你什么事了。
因為這時候,行業(yè)里可能就只剩下少數(shù)人的聲音了。
誰的聲音?那些極度聰明的人,極度強大的企業(yè)。
所以,我可能會建議你。
暫時不要抱怨行業(yè)的分散了,踏踏實實做增長吧。
那怎么做呢?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或許你還是需要把目光集中在“分散”上。
思考這個行業(yè)到底為什么分散,原因有哪些。
如果你能把分散的原因解決掉一點,對癥下藥,你就有可能再增長一點。
好吧。
那么,到底是哪些原因,導致了行業(yè)的分散呢?
就拿上邊提到的餐飲行業(yè)來說吧,除了嚴重依賴勞動力,還有什么原因,導致了它的分散?
門檻低,也是可能的原因之一。




門檻低:去高門檻生態(tài)位


低門檻的生意,太卷了。
什么意思?
假如你開了家餐館,毛利率是50%。
別人看到,馬上就開始琢磨了,門檻不高,賺的還多,怎么你這個機會找得這么好?
不行,我也得試試。為了能和他競爭,我只賺40%吧。
就這樣,新加入的玩家越來越多,你賺50%,他就賺40%,30%,甚至20%,10%。
你發(fā)現(xiàn)自己能賺到的錢越來越少,但付出的勞動和心力越來越多。
相同的情況,也出現(xiàn)在很多門檻不高的行業(yè)里。
比如,你開咖啡店,水果店。
剛賺一點錢,你就發(fā)現(xiàn)隔壁的咖啡店,水果店就像雨后的春筍一樣,刷刷刷起來一大片。
又比如,你做貿易商,這邊去工廠里采買,那頭轉手賣出去,聽起來也不難吧?
于是做著做著,就又有一大幫人出現(xiàn)和你競爭。
在這些低門檻的行業(yè)里,但凡有人掙到了錢,就會有人出現(xiàn),想盡一切辦法把你賺到的錢搶走。
面對這種激烈的競爭,又想要增長,怎么辦?
或許,你可以通過轉移生態(tài)位,做高門檻,避免一定程度的競爭。
什么意思?
每個行業(yè),都有一整個貿易鏈條,鏈條上又有很多環(huán)節(jié),像生產的、制造的,運輸?shù)?,建設品牌的,做渠道的,等等等等。
某個環(huán)節(jié)門檻低,競爭激烈,并不代表其他環(huán)節(jié)都是如此。
我舉個例子吧。
比如,你是做餐飲的,門店競爭激烈,門檻不高。
那么,你就可以試著去做餐飲供應鏈。
產品有免洗、免切的菜品包,有即熱即食的餐包。
門檻不低,需要投產建廠,需要研發(fā)菜品加工。
之前門店的競爭很激烈,但你不做門店了,你去到了更上游的一環(huán)。
那么,很多門店為了節(jié)省自己的廚房面積和人工成本,就有可能選擇購買你的產品。
又比如,你是做貿易商的。
這邊對接工廠,那邊對接品牌商,門檻也不高,競爭也很激烈。
這時候,你就可以換一換自己在貿易鏈條上的位置。
要么往上游走,整合一些工廠,做供應鏈。
要么往下游走,建立自己的品牌,尋找合適的渠道,觸達顧客。
但無論往哪走,門檻都更高了一些,也避免了更多的競爭。
然后,你可能又會發(fā)現(xiàn):原料的產地就在附近。
而受限于原料產地,你似乎只能做這一塊區(qū)域的生意。
怎么辦?



原料地域性:降低物流成本占比

有些行業(yè)的生意,很難向外地拓展。
除去商品本身不易保存外,可能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商品的單價低。
如果銷往外地,物流成本占比太高,不劃算。
比如說,水泥。
水泥雖然是建筑行業(yè)的剛需材料,但成品價格不高,一噸大概幾百元。
如果采用公路運輸,那么把一噸水泥運出大概300公里,運費可能就要上百元了。
距離一旦太遠,成本就很高,沒辦法和當?shù)氐乃喔偁帯?/span>
這才有了要做水泥,就得研究有沒有大江大河(是否便于水路運輸),有沒有山丘溝壑(是否不利于運輸)的說法。
再舉一個例子,啤酒。
你到全國各地,都能喝到每個地方當?shù)氐钠【啤?/span>
比如,你去南京,可以喝到金陵啤酒。你去廣西,可以喝到漓泉啤酒。
廣東呢?海珠啤酒。上海呢?力波啤酒。
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當?shù)仄放疲?/span>
單價不高,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運輸距離遠了,劃不來。
原來是這樣。那怎么辦呢?
既然物流占成本過高,是行業(yè)分散的原因之一。
那么降低物流成本,是不是對增長就能起到幫助?
比如,你可以建立更密集的生產點和物流系統(tǒng),降低自己的物流支出。
或者,試著更換產品線,提高產品單價,降低物流支出在總成本里的占比。
我舉個例子。
你一定聽過德國的啤酒,法國的紅酒,都非常有名。
但相對于從德國進口啤酒,從法國進口紅酒,似乎更常見一些。
為什么?
可能就是因為橫跨大洲的運輸費用,對于紅酒相對高昂的售價來說,占比并不高。即使算上運費,相對于本土其他品牌,仍然可以保持一定的競爭力。
但這樣的運輸費用,對于啤酒來說就太貴了。
如果運進來,勢必要提高售價。售價高了,競爭力就又下降了。
這可能也是近幾年,很多品牌試著推出精釀啤酒,高端啤酒的原因之一。
原來是這樣??删o接著你又發(fā)現(xiàn):
用戶們的需求太多了,五花八門,你自己一家企業(yè)滿足不了。
怎么辦?



需求差異化:柔性生產,AI個性服務


消費者的需求太多樣,也會導致行業(yè)的分散。
就比如說服裝行業(yè)。
你說這個好看,他就是覺得不好看,說那個好看。
吵來吵去,沒個統(tǒng)一。
今年流行束腳褲,明年流行喇叭褲,后年光腿神器又火了……
很少有哪件衣服,能讓全中國的年輕人都覺得我要買一件。
正常的情況是:不行,太多人穿這個了。我才不和他們穿的一樣呢。
那么,當面臨多種多樣的消費者需求時,要怎么辦才能獲得增長呢?
或許,你可以采取“柔性生產”的辦法。
什么意思?
柔性生產,相對于一次性大量生產商品的“剛性生產”,生產速度更快,生產品類更多,生產規(guī)模也可以更小。
有時候,甚至一兩件產品也可以啟動生產。
聽起來真不錯,可怎么做到呢?
當然,你要有一套非常智能化的生產流水線,和比較成熟的數(shù)據(jù)信息處理系統(tǒng)。
這樣,當消費者有需求的時候,可以在APP上自由選擇模塊,然后下單生產。
比如,你想要一件西裝,你就可以通過某個APP,選擇面料,選擇紐扣,選擇領口樣式,選擇袖口樣式。
就好像一個貼心的私人裁縫。
如果你是做知識技能服務的,你可能也會發(fā)現(xiàn),顧客的需求各種各樣,必須用人力一點點解決。
而受限于人力成本,你就很難做大。
但現(xiàn)在,你或許還可以考慮利用AI,用AIGC提供個性化服務。
什么意思?
AIGC,就是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特別神奇。
問AI一個問題,它就能回答一個答案;給AI一句話,它就能生成一張圖片;給AI一張圖片,它就能生成一段視頻。
而在未來,通過應用AIGC,就有可能把優(yōu)質的個性化服務,提供給每一個普通人。
比如說,外語口語老師。
在過去,一個專業(yè)的口語老師收費很貴,一小時上千都不稀罕。
現(xiàn)在,你只需要打開APP,就有可能直接得到一位虛擬的數(shù)字人口語教練。
你只需要對著手機說話,這位數(shù)字人就會產生各種表情,眨眼,歪頭,微笑,然后用一口標準流利的口語,糾正你的錯誤。
每個人的教練,由于接收到的數(shù)據(jù)不一樣,給出的服務都不一樣。
這也是解決需求差異化的辦法之一。
接著,你可能會問了。
這雖然聽起來不錯,但都是to C的解決方法,可我是to B的啊。
B端客戶經常要求定制化,怎么辦呢?



定制化程度高:做產品,做標準化

產品定制化,這確實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行業(yè)的分散,也會導致你的生意做不大。
為什么?
我舉個例子。
假設,你是做定制化軟件的。
談成合作之后,你需要到客戶公司里去了解需求,聊明白他到底想把軟件做成什么樣子。
然后,你再算自己要多少人力撲上去,才能把這個項目給做完。
聊好了,算好了,那就做吧!
一開始,你打算上兩個人,干半年搞定,計劃特別完美。
可做著做著,你發(fā)現(xiàn)計劃不靠譜。
客戶的需求,做著做著變了,突然有天,又要推倒重來。
最后,一年多已經過去了,還沒完事。
你派過去的兩個工程師小伙直呼受不了,直接辭職了。
本來你就賺這點錢,現(xiàn)在尾款還沒拿到,整個合同的利潤已經全賠進去了。
這種事,不要說天天發(fā)生了,一個月發(fā)生一次,你就受不了了,還怎么提做大的事情?
那怎么辦呢?
既然,導致行業(yè)分散的原因是定制化,那就不要定制化了,做標準化吧。
可那些客戶怎么會同意標準化呢?
現(xiàn)有的客戶不同意,那就換一個生態(tài)位。
既然依靠人力實現(xiàn)的服務,往往都是非標的。那么你就再往上游走,盡量減少自己的服務性質。
不做服務,做產品行不行?
比如說,像微軟一樣。
你不可能在windows上看到其他公司的logo,因為微軟不做定制化,它是提供產品的。
所以,思考這個問題,關鍵可能不是你在現(xiàn)有的位置上,怎么做大。
而是在行業(yè)的貿易鏈里,誰能做大,你可能就需要試著成為誰。
嗯,調整生態(tài)位,調整產品線,調整生產模式。
好像問題已經解決了不少。
可你面前,可能還有一個最棘手的問題。
你想做某塊領域的生意,可你沒“關系”,沒人愿意搭理你。
怎么辦?



“地頭蛇”生意難:那就和地頭蛇合作吧

“關系”這件事,我們之前講過,就是“地頭蛇”生意。
“地頭蛇”生意,其實也是導致行業(yè)分散的原因之一。
什么是“地頭蛇生意”?
現(xiàn)在,假如你的行業(yè),很難建立信任,很多時候要靠關系。
那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自己去一個個把客戶談下來,就特別困難。
比如說,你花了好大力氣,終于搞定了本地的一家客戶企業(yè)。
但你發(fā)現(xiàn),去隔壁市區(qū)找另一家客戶,相同的方法可能完全行不通了。
因為那家客戶,周邊可能圍繞著另一群本地的服務商,而你競爭不過他們。
這些本地的服務商,做的就是“地頭蛇生意”。
這并不是貶義詞。多年來和本地企業(yè)的溝通和交易,讓他積累了足夠深厚的信任,維護了足夠多的關系,形成了天然的護城河。
而現(xiàn)在,假如你想要去這些區(qū)域,這些行業(yè)做生意,那就要和他們競爭。
可和地頭蛇競爭,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呢。
怎么辦呢?
那就搭建自己的渠道體系吧,和地頭蛇展開合作吧。
這也是為什么,當很多品牌進入到一個新市場,不選擇自己直銷,而是找很多服務商和貿易商,搭建渠道體系的原因。
因為要想直接做成生意,就要與目標客戶建立關系,而他暫時沒有這些資源,所以只好找這些有關系的人合作,把利潤讓出去一點。
舉個例子。
當時,潤米出來做咨詢的時候,我們就很注意不和客戶直接打交道。
因為和這些客戶直接打交道,就相當于和他們周圍的服務商競爭。
而作為外來者,你不能試著和地頭蛇搶生意。因為他可能會利用自己的資源優(yōu)勢,很輕松地把你踢出這個圈子。
所以,我們選擇和這些服務商合作,請他們幫助推廣,然后支付給他們服務費用,效果就不錯。
聽起來還可以。還有其他辦法嗎?
或許,你還可以采用一個,理論上獲得增長最直接的辦法。
什么辦法?
做更強大的B端銷售體系。



更強大的B端銷售體系

B端客戶銷售體系,和C端銷售,區(qū)別很大。
什么意思?
要做好C端銷售,當然很困難,需要你有察言觀色的能力,有很高超的銷售水平。
但如果要做好B端銷售,更重要的能力,可能是系統(tǒng)管理能力。
因為你要搞定的,不是一個人,是大客戶企業(yè)內的一整個決策鏈條。
好吧。那么應該怎么做呢?
一開始,你可能需要先把客戶進行細分。
怎么細分?切上三刀。
第一刀,是地區(qū)。按照地區(qū)分類,你可以切到華東、華北區(qū)域,也可以切到省份,也可以切到城市、地區(qū)。
第二刀,是行業(yè)。按照客戶母公司的行業(yè)來分類,可能是汽車行業(yè),也可能是光伏行業(yè)。
第三刀,是規(guī)模。按照客戶的公司規(guī)模進行分類,大型的,中型的,小型的。
客戶分好了,怎么談呢?
可能,你還需要建立一張管理銷售過程的進度表。
什么意思?
B端的客戶,在內部是有一個決策流程的。
可能你見到了采購負責人,才是個開始。
因為他們內部還要討論,還要過會,采購發(fā)言完畢之后,成本要反對,市場要質疑,生產要提問。
內部過會通過之后,你才能去他們內部講解PPT,講產品,講服務。
好了。現(xiàn)在PPT也講完了,能不能合作?
別急,后面還有流程。
哎,那到底怎么判斷進展呢?
這時候,你就把剛才的進度表拿出來。
可能見到采購負責人,就標注一個10%,去他們公司里講了ppt,就標個20%。
再往后,還有不同的節(jié)點。
每個大客戶銷售,都應該有這么一張表。
手里有幾個項目,每個項目的進展比率是多少,預期的合同額大概是多少。
然后,你可能需要用他們表里的每個項目進展×合同額,挨個加起來,用這個總金額去評價他的績效。
這樣,問題又來了。
評價績效?怎么評價?
是用目標完成度考核制度,還是項目提成制度?
目標完成度,是定指標,然后看你完成多少指標,就發(fā)多少獎金。
提成制度,就簡單了,合同額多,拿到的獎金就多。
你會選擇哪個?
一開始,你可能會覺得,提成制度能起到很好的激勵效果。
這也幾乎是所有公司剛開始的選擇。
但是隨著業(yè)務范圍增加,提成制度就可能會出現(xiàn)問題了。
什么問題?
你的業(yè)務范圍如果覆蓋了多個城市,你就會發(fā)現(xiàn),不同城市因為經濟水平不一樣,他們的項目數(shù)量,金額完全不同,甚至不是一個數(shù)量級的。
這時候,如果你還是堅持用提成制,你可能就會發(fā)現(xiàn),好的銷售都愿意去經濟水平好的城市和區(qū)域,比如上海。而經濟水平稍差一些的地方,比如貴陽,可能就很少有人愿意去了。
那業(yè)務還怎么開展?人都派不出去。
類似的情況,還出現(xiàn)在不同行業(yè)上。
客戶在采購量大的行業(yè),大家爭著去,客戶在采購量少的行業(yè),無人問津。
所以到了一定規(guī)模的情況下,提成制幾乎是一定會被逐漸干掉的。
干掉之后呢,用什么替代?可能,就需要用目標完成度考核來替代。
好吧,那怎么做呢?
比如,在上海,你把目標設定成1000萬。但是在貴陽,目標就可能設置成200萬。
這樣,在上海完成1000萬,和在貴陽完成200萬的目標,獎金是一樣的。
市場怎么切,銷售怎么管,錢怎么分。
這就是大客戶銷售的管理體系。
在這個銷售管理體系上多下功夫,就幾乎一定可以獲得增長。
這就是今天我和你分享的,關于在分散行業(yè)如何踏實增長的幾點做法。




最后的話

有多大的格局,可能決定了你能做多久的生意。
在競爭激烈的今天,我們努力奔跑,可能也只不過是留在原地。
但如果只是拼體力,拼時間,可能只會越來越難。
所以,你可能需要思考一個問題。
你到底愿意在多大的空間,和多久的時間里,和這個世界做生意?
這就是一個人做事業(yè)的格局。
所以,如果你身處分散行業(yè),并且增長遇到了瓶頸。
你可能需要從頭思考,行業(yè)到底為什么會分散,你又能試著解決哪些原因。
雖然并不容易,雖然短時間內,可能花了很大力氣但帶不來收益。
但是,隨著你思考的空間范圍越來越大,時間范圍越來越久。
可能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生意,做大,做久,也漸漸不再是一件難事。
所以,還是踏踏實實做增長吧。
畢竟,墜下山崖學到絕世武功,出奇制勝的機會,可能真的沒那么多了。
祝福。

END



文章主筆:景九 。文章來源:公眾號【劉潤】。

圖片來源:部分圖片來源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為商業(yè)用途,如有侵犯,敬請作者與我們聯(lián)系。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135編輯器立場。


文章申明:本文章轉載自互聯(lián)網(wǎng)公開渠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文章評價
登錄后可以評論
立即登錄
比格設計
熱門工具
135編輯器
領先的在線圖文編輯平臺原創(chuàng)樣式素材,一鍵套用
筆格設計
受歡迎的在線作圖網(wǎng)站,新媒體配圖、手機海報應有盡有
筆格PPT
輸入主題,AI一鍵生成PPT;上傳本地文件秒變PPT
管小助
企業(yè)營銷、私域流量運營——站式營銷管理平臺
推薦文章
用戶運營平臺產品設計指南
淺談用戶運營中的用戶分層
內容運營:戴上寫作的六頂思考帽
5000字方法論:4個細節(jié),決定私域能不能賺錢
一個案例說明白用戶分析怎么用
22條視頻,漲粉12.6萬,一個女孩子在抖音靠洗車也能月入過萬!
高價值社群的5大核心關鍵
抖音賬號內容自檢清單!
決定離職后,3天拿到offer的總結與反思!
【135早資訊】:教育部將徹查教材插圖問題;抖音6月1日起將對本地生活商家收取服務費
熱門素材樣式
運營導航
運營工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