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p的火熱來得并不無道理,其背后的運營推動不可小覷,本文就其運營策略進行解讀。希望對你有所啟發(fā)。
一個優(yōu)秀的營銷案例需要具備三個關鍵要素:引爆點、傳播節(jié)點以及傳播形式。
我有一個觀點,一家公司是否到達B輪的實際水平可以從一個點上來判斷,產品或者說業(yè)務有沒有進入到數據驅動的階段。我們當前公司就在這條路上,所以這次我先拿我們的社區(qū)模塊(本地圈)來聊聊如何從數據角度看一個社區(qū)的啟動過程。
社區(qū)不等同于BBS,也不等同于某一個產品形態(tài)。社區(qū)是用戶之間的社交關系生態(tài)。
很多投資人及從事無線互聯網創(chuàng)業(yè)的朋友經常問我同一個問題:每日新款APP如何在極短時間沖到蘋果排行榜top1,并迅速積累超過3000萬激活用戶,燒了多少錢?我無言以對。我們挺LOW的,沒做過積分墻,沒刷過榜,甚至連市場渠道推廣這個職位配置都沒
應用通常都會通過一些運營手段(如用戶引導、每日獎勵等)來減緩流失,如果你應用的留存曲線很快就進入了穩(wěn)定期,留存也很低,那就需要好好反思一下運營的什么方面出了問題。
這個數據庫里面必須包括廣度和深度兩種數據。廣度指的是行業(yè)數據,你要對整個移動行業(yè)的各個門檻數據要有粗略的了解,比如toC產品你要做到千萬級才有底氣去跟人談資源交換(兩年前是百萬級別);toB產品相對簡單點,做到有萬級用戶就可以了。
誰都無法斷言社群的未來是什么,但是也不要緊,“摸”河里石頭的過程,就是人們“認識”河流的過程。
當我們討論活動運營的時候,更多關注的是創(chuàng)意多么精妙,效果如何驚人,以及怎么四兩撥千斤的做到這一切;極少有人會把“靠譜”這兩個字作為活動運營的定語。
傳統(tǒng)渠道不太給力,而線上渠道估計公眾號的影響力不足,或者文案不夠勾引人,所以轉發(fā)寥寥。這種坑如果要避免,其實是要弄清楚「用戶究竟在哪里」、「他們究竟想要什么」、「平常通過什么渠道去接收信息」這些根本性問題,才能有可能去實現的。
明確活動目的,應該是一場成功活動的前提。為什么這么說了,因為活動的針對性越強、目的性越條目化,越能針對性的創(chuàng)造活動噱頭、構思活動細節(jié)、設置參與門檻等。另外,也能更清晰地去預估參與人數,進行活動預算和ROL預估等。
策劃一個優(yōu)質的活動,需要運營人員具備兩種素質,一種素質是策劃活動的能力,可以理解為思考的路徑、步驟和方式,是一種套路。包括分析用戶需求、了解常見類型、懂得結果導向、會做效果評估,以及怎么一步步落地等。
獎品為什么選擇iPhone?因為這是普天之下最不掉價的產品,每個人都認同這個產品的價值,只要預算允許,送iPhone永遠不會錯 。為什么是iPhone8不是7,因為是未來憧憬的且可預見的。
答題抽獎本質上是一場互動營銷。因此關鍵指標在于品牌曝光度。以促銷為目的的抽獎,獎品往往都是優(yōu)惠券、滿減券等,這種其實不算真正的抽獎活動,只是變著法子發(fā)優(yōu)惠券引流罷了,而投入成本也可以通過券的面值等進行調整,因此不存在控制放獎節(jié)奏的需求。但品牌曝光則不同,對于想要樹立品牌形象的客戶而言,為了控制營銷成本,往往更愿意采用風險較低的后續(xù)開獎模式。
無論是社會學的“蝴蝶效應”、心理學的“從眾行為”還是傳播學上的“沉默的螺旋”,都在說明群體性的行為會引發(fā)個人行為的盲從這一簡單的道理。這也就是說,變現的前提需要有一定的“人氣”,這里的“人氣”即為用戶數和用戶活躍度。在“人氣”的獲取上,線上、線下這兩個活動陣地有一定的區(qū)別 。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用戶在不同的情境、時機會被喚醒不同的潛在動機,我們必須根據產品特點、使用情境靈活策劃,這本身也是個復雜的商業(yè)分析過程
我剛到 Mint.com,CEO 就給我了這樣一個任務,我不知該如何完成這個目標。很快 6 個月過去了,我做到了 100 萬用戶,十倍于 CEO 定的目標
如今整個行業(yè)已經脫離了流量紅利的時代,從投融資到企業(yè)自身都歸于冷靜,精細化數據是大勢所趨。用戶行為數據與業(yè)務數據之間存在的聯系,如果能有效分辨并利用起來,才能讓行為數據變得更有意義。畢竟,最實在的還是錢
-
2021-11-18 17:28:08
-
2021-11-26 20:04:46
-
2021-11-01 16:55:37
-
2021-11-01 16:50:50
-
2021-10-28 16:47:15
-
2021-10-26 16:51:57
-
2021-10-22 15:08:18
-
2021-10-21 15:59:18
-
2021-10-20 15:27:49
-
2022-05-31 09:56:31
